第05版:攻坚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这份通知说:还需加把劲!
图片新闻
大连7月再获蓝天“大满贯”
“牛奶河”的褪色之路
百辆出租车化身“环保尖兵”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8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把脉问诊,助力贵阳精准治污,洋水河总磷浓度大幅降低
“牛奶河”的褪色之路

 

◆唐倩 杨莹 盖娟

“大塘口出境断面总磷浓度为2.11mg/L,为劣Ⅴ类水体。”指着几年前的洋水河监测数据统计表,贵州省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开阳分局工作人员钟丽娟说道。

洋水河属于乌江二级支流,跨开阳、息烽两县,主要流经开磷矿区(双流镇、金中镇、永温镇),经大塘口汇入乌江。由于沿线磷矿石开采企业外排废水和磷化工企业跑冒滴漏,洋水河水体常年呈乳白色,总磷严重超标。

从2015年开始,开阳县组织实施洋水河降总磷整改工作,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做技术指导,并组建国家长江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贵阳驻点工作组,全方位指导、全程跟踪参与洋水河的深度治理。

“国家队”把脉问诊、开出良方,开阳县提出九大工程精准治污

“毫不夸张地说,在前期治理的时候,我们到处找污染源,我的鞋子都走坏了两双。”在钟丽娟的印象里,那时候的洋水河是一条“牛奶河”,河里没有鱼,周围也几乎没有长势良好的植被。遇上雨天,道路泥泞;碰上晴天,一路扬尘。

历时4个多月,通过深入洋水河流域开展详细的污染源调查研究与分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编写了《开阳县洋水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这一方案针对洋水河“矿山企业”“磷化工企业”“工业渣场”“道路面源”“生活源”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在此基础上,开阳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开阳县洋水河流域总磷污染问题整改工作攻坚实施方案》,提出“九大提升工程”措施,科学化、精准化推进整改。

通过实施矿山企业面源治理、磷石膏风险控制、道路面源治理、工业渣场整治等,洋水河逐渐从“牛奶河”变成“淘米水”,最终变成清水河,真正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2019年9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贵阳驻点工作组对洋水河工程性措施的整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洋水河顺利通过现场验收。

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4月15日,大塘口出境断面总磷浓度为0.06mg/L,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体限值要求。

实施常态化管理,让老百姓享受治水“红利”

“目前,洋水河已实现常态化管理,水质监测工作由过去的每月一次变为每季度一次。看到水质变好了,感觉这么多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钟丽娟高兴地说道。

洋水河的“病”好了,老百姓的投诉也少了。据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开阳分局工作人员介绍,2015-2016年共计接到群众反映洋水河污染严重的信访案件11件次。但近几年来,这类信访案件逐年减少。

8月的洋水河,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河边出现三三两两垂钓的人。“矿二代”肖李兵就是其中的一位。从小生长在洋水河附近的他见证了洋水河的“前世今生”。

他回忆说,小时候,自己在洋水河里洗过澡、钓过鱼,甚至喝过水。“大约1997年后,随着污染的加重,没有人再在河里玩耍了。”看着日渐变白、变黄的河水,大家都为之心痛。

但近几年的综合治理让这里大变样。空气里没有了浓烈的磷的味道,扬尘和噪声也减少了,水清岸绿的景象又回来了。

相关负责人说,要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洋水河治理后的“生态红利”,长效管理至关重要。开阳县人民政府制定《开阳县洋水河长效管理工作方案》,提出九项巩固措施,涵盖健全水环境监管制度、建立河长制长效机制、完善清洁文明生产制度、加强企业提标排放管理等方面。

“依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业力量,我们不断补齐洋水河治理的短板,确保河流水质持续稳定改善,努力打造科学治理总磷污染的‘开阳样本’。”这位负责人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