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乡镇大气污染治理跟不上城市节奏,原因何在?
让“舌尖”节俭成为“心间”自觉
“耳根清净”不再是奢望
“稳”与“进”,相辅相成
防范危化项目转移带来的环境风险
“长江禁渔”行动成效明显
做好免罚后半篇文章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3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稳”与“进”,相辅相成

 

◆张厚美

在日前举行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考虑经济平稳运行、常态化疫情防控、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不设定过高的目标,但力争高质量完成,把工作重心放到提升工作质效上来。笔者认为,生态环保工作不设过高目标,不单纯追求量的改变,更注重质的提升,体现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律的科学认识。

从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稳中求进”也是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比如,北京提出,持之以恒深化“一微克”行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贵州等沿长江省份提出,巩固提升沿江岸线整治成果。这些要求都准确把握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要求。

“稳”与“进”,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稳”是主基调,“进”是大方向。“稳”为“进”创造时间窗口与物质基础,只有稳定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果,才有进一步改善的可能。“进”为“稳”创造条件。当前,生态环境治理面临很多难啃的硬骨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积极主动,谋求突破,才有“稳”的可能。那么,怎么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

从“稳”的方面来讲,坚持稳质量、稳基础,防风险、守底线。下足绣花功夫,把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补强、潜力挖够、基础夯扎实,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不反弹,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在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的基础上,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条件。

应保持“稳”的定力,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要科学决策、审慎决策,把握好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的时、度、效,推动质的稳步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

从“进”的方面来讲,应当拉高标杆,高位谋划、高效落实、高分交卷。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归根到底是为了改善人民福祉,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拿出有利于“进”的举措。聚焦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的生态环保要求,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加快布局新赛道,全力催生新动能,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巩固工作成果、提升工作质效的基础上,努力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