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下一版4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守好生态底色 服务保障大局
唱好绿色低碳“双城记” 共建美丽中国先行区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
唱好绿色低碳“双城记” 共建美丽中国先行区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本报记者 牛秋鹏 余常海

2022年10月,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联合启动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四川条例”和“重庆决定”执法检查,实现了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的全覆盖。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大力推动生态共建共保,构建川渝联建联治体系,加强污染跨界协同治理,共同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

唱好绿色低碳“双城记”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

2022年2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对成渝地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深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整体提升区域环境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余国东告诉记者,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重庆市携手四川省强化“上游意识”、共担“上游责任”,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为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系统推进,积极构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大格局,着力推动成渝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两地累计签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近100项,在治水、治气、治废、督察、执法等领域打造了跨省域协作样板。”余国东说。

围绕生态修复强协作。协同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两地提前完成1.5万余艘渔船、近2.7万名渔民退捕上岸。联动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280余万亩,协同生态修复长江干支流沿岸废弃矿山7000余公顷。

围绕环境保护聚合力。协同立法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共同投资20余亿元在铜钵河、琼江等跨界河流实施110余个治理项目。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响应标准,开展蓝天联动帮扶6轮次,协同推动两地120家水泥企业精准错峰生产。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域“无废城市”共建,首创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并拓展延伸到云南省、贵州省,平均审批时限由1个月压缩至5天左右。

围绕绿色发展谋共赢。共同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协同推动区域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共建国家级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示范区县14个,开通跨省城际公交线路19条。

共建美丽中国先行区

对于成渝地区而言,打造绿色低碳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先行区,是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践、谋划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余国东看来,共建美丽中国先行区,离不开共商环境管理,着力打造生态环保协作样板;共抓生态保护,持续提升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共治跨界污染,助力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共推绿色发展,全面探索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加强跨界重大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会商,联合制定生态环境标准编制技术规范,共享水、大气等环境质量数据,加强交界水域禁捕联合执法监管,联合开展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整治,都是着力打造的生态环保协作样板。”余国东说。

自2020年川渝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工作协调小组成立以来,两地全面启动区域联合执法,不断向制度化、规模化、专业化纵深发展。

余国东认为,共治跨界污染,就要推进大清流河、南溪河等跨界河流一体化治理,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一体联动,拓展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此外,要持续提升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强化毗邻地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定川渝地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共同推进嘉陵江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实施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我们还要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重庆实践,加快建设重庆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优化运行重庆‘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余国东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