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置身绿色的簇拥
珙桐花开施家堡
藏区飘起绿哈达
控制采伐 有序发展
环保先贤赋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9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区飘起绿哈达
◆张春燕
戴上绿哈达的藏族小朋友
 

■编者按

被誉为“中华水塔”、“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近年来草场严重退化,不仅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经济和生活,甚至对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稳定和生态平衡也构成了威胁。为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积极参与藏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力士品牌共同发起了“力士·绿哈达行动”,呼吁更多人参与到环保队伍中来,共同保护和改善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

仓央白玛今年4岁,是一个见到她就不忍移开眼睛的小姑娘。她穿一身红枣色的藏袍,大而亮的眼睛,黑漆漆的瞳孔像草原的星夜,嘴边挂着羞涩而单纯的微笑。

“好可惜,这么一个标致的小姑娘,却又聋又哑。”耳边有人耳语说。

我大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在西藏拉萨绵延的草地上,星星点点的小花儿随风摇曳。我的眼光追寻着仓央白玛活泼的身影,时隐时现在半米高的草地中。而在不远处,大块裸露的沙土一毛不拔,将我们所站立的地块划分出一条绿色与黄色的分界线。

当地藏民拉巴次仁深吸了一口气,在我的央求下,告诉我关于仓央白玛的故事。

仓央白玛出生在拉萨林周县卡孜乡,原本是一片水草丰茂的富饶之地。林周县南北狭长,跨度达180公里,位于西藏拉萨的北部,平均海拔3800米左右。念青唐古拉山支脉——卡拉山横贯全境,将林周县分割为南北两大部分。

河流边的藏民勤劳、善良,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尽管西藏的农耕区域比牧业区域的面积小得多,但河边湖畔谷地的农耕区是藏族先祖的诞生地,也是西藏文明的发源地。 因此,林周县也是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8万亩,占整个拉萨市耕地面积的1/3。

耕地离不开牦牛,藏民离不开羊马。

然而,不知何时起,由于过度放牧,林周县天然草地退化严重,传统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贫困随之而来,如恶梦一样,困扰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仓央白玛出生时健健康康,她聪明伶俐、懂事可爱。就在4岁时,忽然染上感冒。高烧趁虚而入,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女孩烧得浑浑噩噩。她的父母连夜从辽阔的草原上出发,到拉萨最好的医院求医。

5000元,医院开出一张需要交纳住院押金的单子。她的父母顿时傻了眼,要知道,在林周县这一贫困乡里,2014年末全乡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才4720.8元。5000元简直是天文数字。也许回家吃点退烧药就好了,她的父母商量了下,决定先回家再说。谁知道这一拖延,高烧不退,生生地夺走了仓央白玛的听力和嗓音。

拉巴次仁眼里有泪光在闪动。我的心也被强烈的情感撞击着。拉巴次仁指着远处贫瘠的土地告诉我,卡孜乡天然草地退化,家家户户却没法养更多牛羊,青壮年纷纷出走。

“那他们到哪里去?能做什么?”我问。拉巴次仁叹了一口气,到城里做体力活儿、去建筑工地干活,好一点的替人家开车。“我们没有多少文化,只能做这些事了。”

此时,一种深深的忧虑攥紧了我的心,草地退化导致牲畜减少,又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使农牧民深陷贫困难以自拔。为了生计,草原上的青壮年背井离乡,传统农牧方式日渐式微,家园人去楼空。这跟平原上的传统村落消失,竟然同出一辙。

就在人们无望之际时,“绿哈达行动”给草地生态带来了一股新风。中科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的武俊喜博士,风尘仆仆来到林周县,他带来了优质牧草种子、适宜的技术,为当地建设优质高产人工饲草基地,为当地农牧民种草养畜、增收致富带来了希望。

清晨的一缕阳光,从卡拉山山巅处闪耀出金斑,继而一点一点勾勒出金光万丈的太阳身影。阳光普照之下,如火如荼的种草事业,调动了当地人所有的激情。

那是一个4月,高原出乎意料地壮美。头顶上是湛蓝的天空,因几朵懒散的云随意涂抹,愈显俏皮。脚下是微微起伏的草原,风起处,裸露的黄土翻卷。一株株小草却在烈烈风尘中抖擞精神,于艰难中进行着生命的抗争。

要知道,在青藏高原种草十分不易,天、地、人,都是影响种草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这里气候恶劣,地处高寒区,很多牧草并不适合在此生长。而能够种植的土地实际上是一些中低产田,甚至是荒地、裸地,需经过客土改良之后才能种植。由于老百姓自己种草的技术还不算太高,特别是对于草种的选择,对于一些新技术的采纳,还需要专家的指点和帮助。

从2013年4月至今,“绿哈达行动”累计为西藏地区种植人工草地7850亩,惠及藏区2665位村民。林周县副县长郭果激动地说,人工种植的牧草在维护得当的情况下,将有望为村民获得800~1300元/亩的纯收入。2016年种草2150亩,预计将为村民带来超过百万的收入。

仓央白玛的母亲,向我款款走来,递给我一只绢绸做的红花。她和丈夫是最早加入种草的村民,因为种草受益,家庭经济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现在,为了帮助和女儿一样的残疾人,她在村中成立了残疾人合作社,组织心灵手巧的藏区农牧民做手工艺术。林周县民族手工业发达,当地手工艺者本来就擅长织氆氇、卡垫、制陶等。做这样的绢绸花,更不在话下了。

我看见她年纪轻轻的脸上已有岁月的痕迹,黝黑的皮肤记录了高原儿女的艰辛。我端详起手中的那束红花,情不自禁想到了格桑花,还真有几分相似呢。

在传说里,牧草的精灵向花神弗洛拉祈愿说:“请在这个深秋寂寥的牧场上,为小羊儿们开些花吧!”草原上绽放的格桑花,寓意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愿这郁郁葱葱的人工草地和美丽鲜艳的格桑花,能治好年轻母亲的心病,也能治愈退化的贫瘠草场,为农牧民带来美好的生活。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保护好西藏生态和当地文化,任重道远。

道一声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注:为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仓央白玛为化名)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