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悦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提升专业水平 加强实践指导
《国民家居环保报告》发布
图片新闻
增加监测指标 收严浓度限值
龙眠河,美成了网红河
上海:“大胃蛙”让湿垃圾变废为宝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8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眠河,美成了网红河

 

◆疏泽民

龙眠河是千年文都安徽桐城的母亲河,最近因为水雾之美,美成了网红河——宽阔的河面上,氤氲着一层白雾,如舞台上的干冰布景,贴着河面缓缓流动。跨河而过的拱形落水桥,隐在雾里,只露出拱顶;河边栈道和观景台也被白雾淹没,那些观景的市民和游人,如腾云驾雾般在浅雾中移动,高举的手机、摄像机、自拍杆,犹如蜗牛的触角,捕捉着最佳的角度。

这样的景象,于我并不陌生。沿着河边小路上下班,每天近距离感受河水的气息,自是一种享受,特别是进入汛期以来,河面上时常萦绕着一层水雾,或浓或淡,或高或低,变化万千。而岸边的绿树红花、高楼大厦,跨越河道的彩虹桥、海峰桥、紫来桥、廊桥,都成了它的布景。有位摄影大师,利用无人机沿河巡航,拍出来的照片和视频,堪比大片儿,很好看。

很好看的龙眠河,成了百佳旅游摄影景点。前年拍摄的电视片《六尺巷》,就在龙眠河边多次取景。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在游览六尺巷、文庙等景点后,必然要到龙眠河边走一走,看看清澈的河水、河边的历史文化墙、古老的紫来桥、古城门东作门,仿佛不到河边,就没有到桐城。

桐城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过去,在龙眠河边紫来桥头一家茶馆大门上,贴出一副茶联:“紫来桥下水,龙眠山上茶”。茶余饭后,市民三三两两地聚在桥头,看着桥下流水倒映着岸边的绿树和蓝天白云,或在桥头垂钓,听黄梅戏,也挺美的。

龙眠河之美,缘于河水之清。

可是,在我的记忆中,十几年前的龙眠河,并不是这样。那时候,河道内野草杂木丛生,成为微缩的热带雨林,那些塑料袋、泡沫盒、饮料瓶等垃圾时常可见,河边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有人在河滩里放牛放羊,牲畜粪便拉在河滩上,更有甚者,在上游城郊河边建旱厕,在河滩里种菜浇粪,河道内绿藻漂浮,原本清澈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

自2008年起,河道综合治理开始,河长责任制逐步落实,龙眠河发生了巨变:城区下水管道雨污分流了,河滩内杂草杂树旱厕清除了,河水清洁了,河摆重砌了,河岸拓宽了。河边水埠铺设了人行栈道,设置了文化墙和休闲健身广场,安装了拦水橡胶坝和沿河景观灯。站在近30层的小区楼顶俯瞰,龙眠河白天如一条绿色长龙,穿城而过,夜间如一条璀璨的项链,熠熠生辉。

熠熠生辉的龙眠河,给城区居民带来福气。临水的龙眠河公园,成为市民首选的休闲娱乐胜地。每天晨昏两个时段,河边栈道上健步的行人络绎不绝;大理石地坪上,大嫂大妈们跳起广场舞,身姿舒展;跨河廊桥上,退休老人对着曲谱吹拉弹唱,容光焕发;孩子们拿着网兜,在河水里捕捞野生鲫鱼和蟹虾,玩得不亦乐乎。

看着他们一脸幸福的样子,我觉得很开心。在游人的镜头里,他们也成了网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